飞鱼:工业设计要走新路子 |
浏览:2382 次 发表于:2013/10/12 风采会员: |
飞鱼:工业设计要走新路子

创意,有时候听起来摸不着头脑,不过摆在杭州飞鱼工业设计公司总经理余飚面前的这些“小玩意”却是实实在在的。木质的梳子、簪子,甚至是一个手镯,里面都有不少“小秘密”。 “比如我手中的这个普通木簪子可不简单,这里面有音乐播放器、甚至可以拍照。”余飚对记者说,设计要做到让人看不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2002年初,飞鱼在杭州创立,成为浙江省最早的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之一。如今,飞鱼已经发展壮大为集杭州、上海、北京三地四家分支的策略创新型设计机构,进入浙江工业设计前三甲。同时也从十几年前单纯的做外观设计,逐渐摸索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创新策略解决方法。 “以前是给世界五百强做工业设计,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打造自主品牌,通过设计来挖掘文化的价值。”余飚说估计到今年年底,飞鱼的创意产品就要进入展厅了。 不为他人作嫁衣 飞鱼创立的时候,正值中国工业设计高速发展时期,而这个时期有个特点就是,客户需要什么,你就设计出什么。余飚总结为“需求设计”。 “工业设计早已不局限把产品做得更美观更合理更人性化,而是从产品设计到品牌智造,产品形象+企业形象+终端形成整个产业链。”余飚认为只有通过设计产业链的整合才能推动更大价值的提升,对产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飞鱼深度介入大型装备制造的整合设计,其为杭州机床集团设计的磨床外机,实现了从模型、生产、安装一条龙服务。针对某大品牌开发胃镜设备,飞鱼结合用户的体验,把零散的功能化产品整合设计成一个系统产品,看病效率提高了35%,病者痛苦指数减轻了40%以上。 实际上,虽然我国制造业发达,照理说工业设计市场应该很好,但是现实情况是,“即使与客户合作十年了,谁能保证还能合作二十年呢”,余飚说到,中国的工业设计要摆脱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更何况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升级。靠一笔设计费来撑起公司的运转,并不是长远之计。 2011年,飞鱼成立了杭州旗鱼品牌管理公司,旨在聚集多方资源,为客户提供市场策略、品牌规划、产品规划、营销推广等,通过富有创造力和革新精神的一站式服务,吸引了战略性深度合作的客户群。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路甬祥在2011年视察飞鱼设计时谈到,优秀的设计企业不仅要做好当下的市场,还会用好的设计引领未来消费。“搞工业设计的人要了解产品工艺,在注重产品美观的同时,要把产品功能、用户感受结合进来”。 设计产业化 做不大——几乎所有的设计公司都遇到这样的瓶颈。去年是飞鱼创立10周年的日子,但是在中国的工业设计企业里,有着十年以上的企业很少,而在国外,五六十年的设计企业都有。 “我们不希望仅以收取设计费为生,那显然会活得不容易。”余飚说,最初的工业设计注重使用价值,后来逐步扩展到情感加功能,这将是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中国不缺资金,也不缺工厂,缺的是如何从用户体验出发,整合技术与市场的产品创新能力,而这块恰恰是飞鱼的优势,现在的市场机会很多,投资一些优秀行业的产品创新,可以更好地分享它的市场价值。” “如果纯做设计的话,永远是被动的。假如没有好的积累,就没有更大的资源去整合更好的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余飚认为设计公司仅靠提供工业设计服务达到持续快速发展是不够的,将设计产业化,产业创意化,探索更多新的工业设计发展思路,让设计公司获得更多机会和挑战,才能促进工业设计行业快速良性发展。 2010年,飞鱼成立了杭州飞纵智力投资有限公司,意在将设计创新引入商业方向,成为创意产业化的发展平台。去年3月,飞鱼举行了“飞鱼创新产业化中心”的揭牌仪式。此项目的是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意设计建立孵化器,推动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项目获得市场成功。 “飞鱼直接做产业投资,有一大优势在于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余飚说自己从业16年,什么样的产品能获得市场成功,他有着很好的市场敏感度,也拥有一套成熟的创新开发风险控制体系。 据了解,在设计产业化道路上飞鱼设计做了很多尝试,从不断的摸索中找到可运营的方式方法。例如,在与一些客户的合作中,飞鱼以设计服务投资形式入股,共同开发新产品,从产品到新的商业模式,提供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设计产业化能够助其更准确有效地将设计执行和实现;从创意服务方来说,也能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形成一举多得的高效协作系统。”余飚说,现在飞鱼已经投资很多公司,盈利也很可观,从单纯的设计服务,到参与设计产业化,这就是目前工业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余飚坚信,工业设计只有自身实现产业化才有前途。 未来的梦想 余飚说,未来飞鱼还有一项一直想着手实施的创意产业,可以说是一直以来的设计情节所在,那就是传统手工艺的改造升级。 “传统美学文化在工业设计上的继承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当今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张扬个性,传承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余飚说,中国在这方面其实做得还很不到位,中国的手工业与现代设计是割裂的,如何从传统手工艺中发现灵感,付诸现代设计创新,将是整个社会文化创新的一大议题。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包括传统的习俗的提炼再造、老字号品牌的精神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新应用及再开发探索等。 “传统手工艺产品附加值高,”余飚拿着手中的创意产品对记者说,普通的纪念品卖10块,如果加入了创意,甚至加入了一些科技元素就可以卖30块,甚至是50块钱。 至于这个创意产品的品牌,余飚说还没有想好,但是他认为一个成熟的品牌需要5到10年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飞鱼会持续做下去,”余飚说盈利不是主要目的,有了自己的品牌,自然会盈利的。现在让余飚比较头疼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他认为破解这个难题,一是需要国家加强保护力度,二是企业自身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修炼内功,让别人模仿不了。 ——转自《文化产业》月刊第五十八期 |
|
|
返回>> |